一览HR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于举办“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6-10-18 11:03:55 点击数:32686次 来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副省级市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精神,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毕业生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合理引导、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事部决定在总结前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举办“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以下简称“服务周”)活动。现将服务周活动的安排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 名称  

  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

  二、 时间  

  2006年11月18—24日。

  三、主办、承办、协办及技术支持

  (一)主办单位:人事部。

  (二)承办单位:中国人才交流协会。

  (三)协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副省级市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国家级人才市场。

  (四)技术支持: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www.chrm.gov.cn)、中国国家人才网(www.newjobs.com.cn)。

  四、方式和内容

  服务周是全国人事系统每年一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活动。今年服务周活动要体现中办发[2005]18号、国人部发〔2006〕16号和国人部发〔2006〕17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人才市场职能,努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规模,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系统的配套服务。具体活动内容包括:

  (一) 举办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大会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与各地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人才网站、毕业生就业网站等联络,动员其组织和收集本地区、本部门的各类机关、事业、企业等单位针对2007年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统一上传到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后台数据库,在就业服务周期间以网络招聘会形式统一发布。其中,重点收集基层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即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农村和城市社区、民营私营企业等的岗位需求信息)。

  (二) 组织各地人才市场举办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大会

  各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利用固定人才市场,在服务周期间举办一次大型的、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人才招聘大会;提高招聘会效率,有针对性的举办专场招聘会。

  (三)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总结见习基地工作经验,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规模

  为进一步推进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增强高校毕业生实践经验,提高就业能力,人事部将实施“千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建设计划”。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将与各地人事部门一起组织建立1000家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本届服务周期间,各地人事部门要组织推选见习单位,经评审后,由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与各地人事部门共同授牌建立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四)扩充高校毕业生人才库,开展毕业生就业推荐

  服务周期间,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与当地高校建立紧密联系,广泛收集毕业生人才信息,扩充并更新高校毕业生人才库,利用先进的人事技术手段,帮助用人单位招聘合适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推荐成功率。

  (五)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服务周期间,利用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中国国家人才网、各参加网络招聘大会的网站及新闻媒体,集中宣传国家及各地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新政策、新措施,特别是各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及人事系统人才服务政策。

  (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服务周期间,开展“人事局长校园行”活动。各地人事部门、人才市场的领导同志要深入学校,采用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就业政策,解答就业问题,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自觉地把人生理想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帮助毕业生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增强就业能力。同时,组织就业指导专家,采用现场咨询结合远程网络、视频对话、通讯和媒体等手段,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

  (七)举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经验交流会

  为帮助在校毕业生了解基层就业情况,增强基层就业信心,各地人才市场要与高校紧密合作,组织系列座谈会、报告会,邀请基层就业先进毕业生个人、相关专家等与在校学生开展交流,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和艰苦地区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典型事迹,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念,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保证服务周活动的顺利进行,人事部将成立专门的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

  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设立监督电话(010-64053885),接受群众举报,并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查处。

  六、活动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服务周活动是人事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人事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服务周期间,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要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服务周的各项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二)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各地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包括基层公安、司法、工商、税务、质检等执法部门和公共卫生预警系统新增人员,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人员等工作,可与服务周活动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三)要大力推进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本届服务周将采用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作为技术支持平台,并与各地人事部门共同探讨实现人才市场网站、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贯通的有效途径,各地人事部门要积极收集、整理、发布,在11月11日以前上传本地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信息及时、真实、有效。

  (四)要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本届服务周活动时间紧,内容多,各单位要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各项活动,除了参加统一活动外,各单位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增强服务周活动的社会效果。

  (五)各参加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人才市场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对参会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高校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各种欺诈行为的发生。服务周期间,对应届高校毕业生一律实行免费服务,参加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收费或变相收费。对参加网络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在收费上应适当予以优惠。各单位必须设立举报电话,并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及时上报总结材料。服务周活动结束后,请各参加单位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分析高校毕业生招聘应聘成功率,对服务周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继续开展这项活动积累经验,并于12月5日前向服务周活动小组办公室报送书面总结材料。

  服务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

  孟向红 陈世华 王明政 常晓勇

  电话:(010)64053885、64000020、64000320、64001956、 84214382、84214903

  传真:(010)64079597、64050989

  服务周活动监督电话:(010)64053885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青蓝大厦413房间

  邮政编码:100007

附件:1、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大会技术方案

   2、关于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3、参加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申请书

                        二OO六年九月三十日


附件1

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
网络招聘大会技术方案

  (一)参加网络招聘大会的单位(以下简称“组织单位”)必须具备网络招聘大会规定的技术条件,并具有组织20家以上用人单位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的能力。

  (二)申请参加网络招聘大会的单位必须使用大会统一制发的大会页面、文书表格,于10月23日前,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将《参加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申请书》报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寄发确认函,并分配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以下简称“公共网”)后台用户名、密码。

  (三)申请参加网络招聘大会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的汇总、审核、修改、上报工作;在11月11日前将整理好的招聘信息报送至“公共网”,及时对所填报的信息进行维护。

  (四)对参加网络招聘大会的招聘单位,在收费上适当予以优惠。对应届高校毕业生一律实行免费服务。

  (五)网络招聘大会的技术要求

  1、组织单位收集好招聘单位信息后,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将信息汇总到“公共网”。具体操作步骤为:

  方法一:

  ① 访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www.chrm.gov.cn

  ②进入右上角信息采集点验证入口,使用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由“公共网”提供)登录“公共网”后台;

  ③进入新增招聘单位或者新增招聘信息页面,把收集好的招聘单位的招聘信息按页面提示要求逐条逐项输入。

  方法二:(如果各地网络环境和条件允许,可以采用)

  ① 在“公共网”首页下载专用Access文件,并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②把收集好的招聘单位的招聘信息按Access文件提示要求逐条逐项输入;

  ③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Access文件报送“公共网”,由“公共网”统一对Access数据进行导入;

  ④请各组织单位按照Access文件的统一格式标准上报,“公共网”无法接收和导入其他的文件信息。

  2、“公共网”将在11月11日前,统一制作大会的首页页面,标识和广告条幅,并在“公共网”显著位置提供各参会单位下载。

  3、所有招聘单位的人才招聘信息将在服务周新闻发布会后同时发布。

  4、各组织单位的名称将在具体人才招聘信息里进行标注。

  5、11月11日前由组织单位进行调试,“公共网”开通热线电话接受咨询并对问题进行解答。

  6、“公共网”联系和咨询方式:

  电话:(010)68373070、68373108、68373186、

  68373097、68372689

  E-mail:chrm@mop.gov.cnggw@mop.gov.cn


附件2

关于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
现场招聘会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举办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1、招聘会统一使用的名称为“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XXX(省/区/市/县/部门)人才招聘大会”,并在人才招聘现场悬挂“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XXX(省/区/市/县/部门)人才招聘大会”的统一会标。

  2、申请参加现场招聘会的单位必须具备举办招聘会的资质。

  3、现场招聘会由参加单位自定规模,自选场所,结合自身情况决定对参加的招聘单位给予优惠价格;对应届高校毕业生一律实行免费服务。

  4、现场招聘会的举办时间,由参加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服务周期间自定,请将已经确定的举办时间、地点、规模报告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5、参加现场招聘会的招聘单位及其招聘信息均可免费在网络招聘会上发布(信息的收集、发布按照网络招聘会要求进行)。

  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为了搞好本次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发布工作,各协办单位要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区、本部门近年来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并于2006年10月23日前汇总至“公共网”信息采集员,并通过后台新闻提交系统发布在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上。

  三、 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认真开展“人事局长校园行”活动。各地人事部门领导要深入校园,为学生就业提供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同时组织一批就业指导专家力量,主要通过现场讲座、网络、通讯和其他媒体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有条件的也可以自行组织就业培训。所有的就业指导和培训一律实行免费服务。

  四、 举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先进事迹报告会

  各地可组织投身基层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高校毕业生,采取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用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基层,引导其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五、 其他

  服务周期间,网络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收集发布的招聘信息,是指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以及到街道、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和需求信息,还包括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信息。招聘信息中不包括面向非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

  参加单位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媒体,统一口径,大力宣传服务周活动。


附件3:

参加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周活动申请书

  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研究,我单位决定申请参加“全国人才市场第四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并遵守有关要求,认真执行政府有关人才市场管理的法规,对我单位收集上报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服务。

  一、 网络招聘会

  法定代表人:             电话:

  网站名称:              网址:

  时间:

  技术负责人:             电话:

  信息收集人: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一):

  电子邮件(二):

  二、 现场招聘会

  名称:

  会址:

  时间:

  规模:预计参加单位数:             

  预计参加人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三、 政策发布

  近年来,我们出台了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和文件有:

  文件一:

  文件二:

  文件三:

  ……

  四、其他活动(请详细说明)

  五、面向社会公布的服务周活动监督电话

  监督电话及值班人姓名(一):

  监督电话及值班人姓名(二):

                    申请单位:

                    (签章)  

                    二○○六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