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薪酬双升温 用人单位甚至“盘外招”揽才
招聘市场全面“火爆”
截至11月中旬,同济大学专场宣讲会报名单位287家。近两年的数据同样喜人:该校2010届毕业生总体供需比为1:8.2;2011届毕业生总体供需比达1:15.最新统计显示,上海财经大学举行的2012届毕业生招聘校园宣讲会,次数较前一年增加近四成。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陈浩明有深切感受:“近年来岗位数量有增加趋势。而今年用人单位进校园的宣讲和招聘工作比往年启动得更早,也更加积极。有些外企、IT类企业、高校研究所、中小银行等‘动作’很快,才11月份,已经向中意的学生发出了offer(录用通知书)。”
感受到这份“火爆”的不仅仅是部属高校。上师大校园综合招聘会共吸引全市1009家用人单位携近2万个就业岗位前来招贤,与去年相比,用人单位增加了400多家。其中来自教育系统单位355家左右,仅小学就来了130多家。昨天在上海大学举行的招聘会共提供1.1万多个就业与实习岗位,用人单位数量、岗位数量,以及外省市来校招聘单位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东浩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招聘中心副总监顾先生认为:“自2010年以来,由于市场复苏、企业利润增加、CPI指数上涨等因素,招聘市场与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双双呈现升温态势。”为吸引更多应届毕业生的关注,用人单位还有不少“盘外招”,宣讲会派发小礼品已不新鲜,不少企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例如,有的单位在印制宣传材料的同时,专门制作了“有关择业热点问题的思考”等毕业生求职指南,邀请过来人与在校生分享职场心得,以期拉近距离。
供给与需求同步增长
“虽然当前就业需求有所增加,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态势一直存在,甚至不能排除就业形势继金融海啸后再次‘探底’的可能。”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谭予絮语出惊人。面对当前情况,多位高校就业专家均保持谨慎态度。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需求增加的同时,供给也在增加。数据显示,2012届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共680万人,较前一年增加20万人;在上海,应届毕业生总数18万余人,较前一年增加约1万人。与此同时,全国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中,还有历年没有成功就业的“存量”200多万人。
谭予絮强调,还应把大学生就业放在整个就业市场的大盘子中考虑。在我国当前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情况下,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再是“精英”,其中大部分可能仅在大学四年受过一定知识训练和专业能力培养,谈不上“专业人才”。他们在求职时,甚至可能需要面对来自农民工、非大学学历者,以及“4050人员”的竞争。
更有专家质疑,这样的“火爆”还能持续多久?在他们看来,当前的岗位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几年前金融海啸压抑了用人需求后产生的反弹效应,并不具备长期保持这一态势的驱动力。因此,要说“春天”、“牛市”,显然为时尚早。
结构性地域性矛盾仍存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结构性、地域性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陈浩明指出,从几年的数据来看,岗位增加较多的往往是大规模发展的制造业等。不少行业中发展好、薪酬高的所谓“高端岗位”,每年的需求量基本稳定。换句话说,即使当前用人总需求增加了,但要想获得“高端岗位”,竞争将因就业人数增加而更加激烈。此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重点高校学生与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可能获得更多机会,而对后者而言,就业岗位总量的增加,或许并不会带来就业质量的提升。
从地域上说,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引导和社会就业观念不断改变,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对上海学子的吸引力逐年增加,但这些岗位依然属于“冷门”。与此同时,上海企业的工作地点扩大到一些较为艰苦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基建类单位明确要求“人跟着项目走”,毕业生在选择时往往有所顾虑。
业内人士不约而同指出,即使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但就业历来与经济息息相关,共荣共损。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但全球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也给企业发展以及招聘用人带来了不可知、不可控因素。因此,应谨慎对待眼前的“火爆”,不可盲目乐观,若一味挑三拣四,可能追悔莫及。在面对大量机会的时候,不一定要选“看上去最美的”,而要努力追求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因为每个人自身能力、职业目标、家庭情况各有特点,求职时不应只看工作地点、薪酬等因素,而须综合考虑,才能迈好职场第一步。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