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HR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实习经历太花哨 企业加强应届生“背景调查”

实习经历太花哨 企业加强应届生“背景调查”

发布时间:2011-05-27 07:52:47 点击数:50987次 来源: 一览英才网

    “6个月东芝公司行政助理;3个月会计事务所审计助理;4个月宝洁公司市场部……”面对一份如此丰富的实习经历,很多应届毕业可能都会露出艳羡的神情。但是对于见多识广的HR们来说,不由得对这些经历的真实性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记者的采访中,几家负责校园招聘的猎头公司都反映,如今大量的业务都是关于毕业生的背景调查,“不少企业都反映,如今实习、见习的水分实在太大了,现在大学生忽悠的本事远比职场老鸟还要大。”

    实习经历造假被抓现行

   “我就搞不明白了,让他们提供一个带教联系人的电话怎么这么难?一场面试,十个人中有八个,不是手机出问题就是手机掉了,反正就是没有联系人电话了。”罗林是一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对于近期在应届生招聘面试会上频频发生的这一幕,他只能用“有鬼”来形容。“让求职者提供实习期相关见证人的联系方式,其实也就是做一个微型的背景调查。”之所以会想到对应届毕业生做背景调查,并非是公司财大气粗没事找事,相反是有了前车之鉴的有的放矢。罗林告诉记者:“通常公司会对一些中高层职位的求职者做一些相关的背景调查,至于应届毕业生确实还没到这个层次。在年初的时候,公司考虑招一批培训生送到英国总部重点培养,经过标准招聘流程,公司最终挑选了4名入围者,他们普遍都有丰富的实习经历,而且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经验,在面试中也表现出色。”

    为了规避后期风险,公司针对他们提供的实习经历做了一些背景调查。但是电话打了一圈,结果让罗林以及公司高层大跌眼镜。“印象中好像是有这么个人,具体的情况说不上来,好像还没做到1个月就走了。”“行政主管助理?她好像就是秘书处文员嘛!”“这个人没印象了,不过他们学校好像安排过一批学生来体验过三天。”……面对这一系列的反馈,罗林直接昏倒,“最终就要了一个”。

    有了这样惨痛的教训后,罗林的招聘团队们想出了这个“提供实习带教老师联系方式”的招。“说实在的,我们也不可能每个都去核实,最多也就是挑一两个问题。但是从应聘者的反应来看,做贼心虚的痕迹也太浓了。”罗林告诉记者:“看来如今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背景调查也不可小视。”

    细化问题刨根究底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时下越是大企业越是注重对应届毕业生的背景调查。“我这次应聘的是Elend公司市场部的职位,公司就要求我每段实习经历都要提供至少一位带教老师的联系方式。”今年复旦大学毕业生小施告诉记者:“还好我不属于那种混经历的人,每次实习期还都做了点事情,所以我也不怕他们去查。”

    而相对于Elend这样亲力亲为的公司,更多企业选择委托专业的猎头公司或者是调查公司来处理这些细节问题。“通常公司都会问,这个人工作态度、敬业程度如何,结果得到的反馈都是含糊其辞还行、不错、挺好。对于如此"中庸"的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很多企业都反映,很难从这些评价中了解一个人过往工作经历和工作质量。”一家猎头公司的负责人Mandy告诉记者:“所以,一定要把问题拆分,尽量细化。比如问,工作繁忙时,会不会选择加班?加班是由工作量导致的还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导致的?尽量让对方有话可说。”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Mandy透露,“在调查中发现应聘人与被调查者串通、合谋造假的事情不算稀奇,最离谱的是,一个候选人提供了一个座机号码,说是直接上级的办公电话,而事实上这个电话就是他本人,给自己说了不少好话。但是当我们提出想发个传真请这位上级确认调查内容并签名时,却发现一个"大公司"居然没有传真机。”

    面对越来越多企业高筑的“防火墙”,不少应届毕业生却反映,实习经历“被丰富”也是环境所迫。“看看别人实习经历覆盖各行各业就觉得自己不包装一下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来自华理的应届毕业生小张坦言,实习经历注水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关键是有些人做得太过火了,加上企业查得越来越紧了,所以怎么合理包装才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