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HR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发布时间:2008-11-07 08:56:38 点击数:31920次 来源:
  主持人(曾海波):各位网友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腾讯视频直播节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曾海波,那么今天请到的嘉宾,一位是中华英才网的副总裁陆学彬先生,另外一位是苏尚华先生,欢迎二位。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进入九十月份以后,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大专生,都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到了求职当中,做简历,参加招聘会,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说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还是委曲求全,找一个能给自己报酬和收入的工作,还有求职的时候考虑家人的意愿还是考虑自己的爱好,考研还是出国,选择第一份职业的时候应该怎样,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求职者,我知道二位职业规划师在日常生活当中也碰到了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首先请苏尚华先生,分享一下他遇到的一个案例。 

  苏尚华:好,我去年接触到的一个客户,大概情况是这个样子,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学地理专业的研究生,当时他在读研二,然后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非常困惑,因为他如果按照自己专业的选择,那很多他的同学和老师就会建议他进到一些研究所,就是地理专业的相关研究所,或者到一些院校做老师,几乎好像就这两条道路。但是他心有不甘,他觉得这两个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就相当困惑,当时就找到我们这边,然后当时这个案例是我来接待的,我就给他做了一些相应的辅导,当然今天是一个分享了,所以我想把这个案例抛出来,然后想听听陆总的一件,如果是您接这个案例,那听会怎么样来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基本背景就是这样子,学地理专业的研究生,现在面临职业选择的困惑,是往哪个方向走,比较迷茫,他现在看到的只有这两条路。 

  陆学彬:他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呢? 

  苏尚华:后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他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整个沟通过程里面我们也能看出来,他沟通能力很强,还有他们院系的,就是系里面的研究会会长,他大量时间投入到组织什么活动,策划什么活动上面,带领大家怎么样一起搞一些什么活动,更多的精力是放在这上面了,所以他在这上面的优势比较明显,可以看出来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陆学彬: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为一个大学生就业的案例来说,你看这个学生是冷门专业,找工作比较偏,比较难找工作,然后又是家里老师的意愿和自己也有一些想法。 

  苏尚华:中间有父母的意思,就建议她去像公务员这种比较稳定的工作,或者进到一些相关的地理,可能对应地质研究相关的部门,就是父母还有一个这样的建议,但她还是不太喜欢。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 

  陆学彬:然后你发现她是往哪个方向偏呢,她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是什么? 

  苏尚华:她希望能有挑战,能够跟精英人士打交道。她觉得搞研究稍微有点闷,教学,她觉得自己可以教,从能力上是没有问题,但是她觉得不能够满足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以她就想着,刚才讲父母的期望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选择。由于她没有职业经验,所以很多方面不知道怎么做了解的工作。 

  主持人(曾海波):我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一下,就是家人和自己意愿的冲突。 

  苏尚华:他们导师说去到他比较熟悉的研究机构做研究。 

  主持人(曾海波):在接下来的职业规划当中,你是怎样引导她的呢? 

  苏尚华:第一个我就做了一个兴趣,因为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讲兴趣比较重要,因为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至少不会觉得累,不会觉得乏味,他可以投入大量精力,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我们做了一个能力的探索,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把他能力上的优势,就是重点分析了一下,专业上讲叫可迁移的,我组织学生会的工作,或者人际关系的能力,那么怎样来迁移一下,当时往这两个方向做了一个探索,最后我们商量出来一系列可以选择的路,突然发现有很多选择。第一个,就给她提供了可以选择的范围有哪些,依靠你地理的专业,你可以作为一个选择的依据,那么你可以把它作为一项内容,哪些机构里面需要这些东西,比如说有些杂志社,或者这种编辑,或者做记者,或者说到一些网络媒体上,甚至一些国外的相关专业机构,中国国内的办事机构也是可以的。这样给她推荐了一下,第二又给她推荐了一下,假如比如现在不去研究机构,不去学校,那么你可以去的,可能去的就是一些企业,那么哪些企业需要这个专业,研究机构跟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我们以企业为中心去分析和研究了一下,他们这种业务关系,比如上下游的关系,比如说会提供一些技术产品,或者一些技术解决方案给这些企业,企业转化为产品,提供给终端客户,那么他们之间的业务关系做了一个捋顺,突然发现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在这个过程里面她可以发挥她的个人优势,包括人际方面的偏好,包括她的领导力。 

  主持人(曾海波):记得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特别好,就是你的人是在找工作,而不是专业在找工作,而很多求职者,尤其大学生往往局限自己,如果自己的专业冷门,又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就看不到自己的就业前景,你在规划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从兴趣、能力,多个方向去探索更多的职业的可能性。 

  苏尚华:对,就是我眼前这个人在找工作,而不是专业在找工作,而她的困惑就来自于,包括陆总也提到了,会受到专业的局限,而不是说自己去选择,我觉得这个案例还是有一个普遍意义的。主持人(曾海波):所以在规划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规划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发现优势,然后再把优势和专业结合,帮助她来开拓和定位。其实包括我还有在座的两位嘉宾,我们同时又是中华英才网的老师,我们在举办讲座的过程当中也碰到一些典型的案例,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先分享我们在讲习所当中的两个案例,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我先来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案例,这个学生是即将面临毕业的研究生,他学的专业是信号和信息处理,他所在的院校是理工大学,这个学生根据他自己的描述,他在大学期间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也是很善于应对考试的人,所以尽管他对于自己的专业没有很高的热情和兴趣,但是他还是学得非常好。以至于到后来保研,那么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问题出现了,他发现他并不喜欢做研究,而他周围的师兄、师弟,包括老师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适合于做研究,那么临近毕业,他的困惑就凸现出来了,毕业以后做什么,他自己做了一些思索和探究,他发现他目前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一个就是根据自己的,原来的专业方向选择去做研发工程师,做工程师也是有利有弊,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不利的就是他不喜欢。第二个就是公务员,因为受家庭的影响,但是他有疑惑,做公务员会放弃自己原来的学习,第二他也抱有疑虑,他就很困惑,到底做人的工作还是做物的工作,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搞人也不行,完全搞物也不行,他就有一个折中的方案,做服务工程师,会和技术打交道,也会和人打交道,这样就满足了他目前的需求,当然这个地方我要提到一点,他以前做过一些心理测验,测验的结果是他喜欢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地做事情,可能比较喜欢做一些操作性的事情,所以他会选择做服务工程师,比如说IT也好,还是各个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他尽管有了这样一个倾向性还是很困惑,他在做选择的时候,还是不能够很果断地做决定,现在希望专家给他提供建议。陆总来说一说。 

  陆学彬:这个例子比较典型,就像我们原来讨论的一般的一些问题怎么样分析,这个案例里的这个人,我们可以从两头来看,搞人也不行,搞物也不行,有一个折中的方案,实际上我们研究做具体事情的话,也有一个纬度,一个是抽象的一个具体的活,如果这两个拼到一块儿,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做一些分析,如果折中方案,或者通过各种测试以后,对自己个人的分析也好,自己锁定在哪一个方向来看,这是从自己的角度做分析,另外我觉得可以做对外部世界的,一方面是家里面希望,刚才说了专业方面,可能做研究,是研究性的学校,父母希望他做公务员,这些东西能不能做加法,来用到这个案例上面来,我们一块儿来做探讨,这可能是这个案例的思路。 

  主持人(曾海波):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认可他做的折中的选择? 

  陆学彬:实际上像这几个东西,谈不上折中,在探索自己的过程中,还有和父母的交流当中完全可以做加法,比如他说做服务工程师,他有技术的含量在里面,也可以经常和人打交道,他即便做服务工程师,是做售前服务,还是售后服务,这要进一步沟通的。 

  主持人(曾海波):他已经做了一些探索,他做了人和物之间的妥协,然后要做一个更加精确的定位,就是要考虑到,他做工作的时候更加喜欢和观念层面的人打交道,还是去操作。定语这一点苏尚华有没有什么看法?我们知道您也是职业分析法的创始人,这个案例是很典型的,您能不能做一个分析呢。 

  苏尚华:通常给客户做的时候,像陆总讲的那样,他已经探索到的,我搞人还是搞物,我比较赞成陆总的说法,做一个加法,虽然已经是折中了,但是这是有一点无奈的,没有办法了,只能这样。 

  陆学彬:对。 

  苏尚华:所以当他用折中概念的时候,我觉得他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如果把两个优势加起来,就比较好了,所以这个思路建议他可以调整一下这个心态,他是在用加法来为自己的职业做探索,那么我们就沿着陆总的路,再继续加,刚才我加了一个搞人搞物,比如在他这个专业里面有开发性,有的倾向于操作性,这是从工作属性上划分的。搞人还是搞物,是开发性质的还是执行性质的,那这样就出来一条线,我们大概看它的特点,可能会往左边偏一点,会往操作上或者执行上偏一点,搞人搞物在中间就可以了,搞人搞物我们再加上一个执行性和操作性,他比较按部就班的。 

  主持人(曾海波):比较喜欢常规性的工作。 

  苏尚华:对,虽然他不喜欢,但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做,不管我喜欢不喜欢,我要学习好,所以他是一个好孩子,他会很有责任感,把这一点迁移过来,加到职业选择里面,这样可以进一步探索。像陆总刚才谈的,比如售前和售后是不一样的,怎么样做好这个选择,还需要进一步细话,这个必须做一些深入的了解。 

  陆学彬:这个例子里面,他想做公务员这个意愿可以进一步挖掘,比如他做公务员是希望光宗耀祖,还是希望稳定的工作,看他喜欢哪方面,如果他认为自己有领导特制,做售前服务也好,做售后服务也好,仍然也可以走上管理岗位,也可以管理岗位,在企业里面做是一种方式。但如果说因为工作稳定和安定的话,那同样的话,公务员,或者政府事业单位里面,也可以找到类似性质的工作。 

  主持人(曾海波):其实听到陆总裁的表述,我们经常使用一种方法,不断地问为什么,比如陆总说他喜欢公务员的工作,其实作为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规划的时候,也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我们可以问一下喜欢其中的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这样可以看到核心的东西,可能是动力方面的,也可能是能力层面的,那么这些东西都会对他的职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职业规划当中是在帮助大学生探索自我。那么由于规划师对职场信息的了解,也可以给他提供一些方法,让他去探索职场,不知道二位有什么看法。 

  陆学彬:赞同,基本上赞同,有一些问题是职业适应的问题,有些是角色平衡的问题,像刚才说到,父母或者导师有时候出现一些问题,别的力量,外部环境的力量,给他有一些要求,怎么样来平衡这个东西,还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苏尚华:可以提一个建议,很多人一旦选择一份工作,希望一帆风顺,比如这次我做了探索以后,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以后不要操太多心,不要有太多麻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很多大学生应该做好处理,或者说面对各种各样问题的准备,就是问题从现在开始已经遇到了,包括工作以后,有些是想象不到的,所以在问题上面要客观的面对,每个人必然要经历,或者面对大量的问题,那我们的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处理问题当中成长的,每个人都会从小人物成长到大人物,处理很多小问题之后,能够有能力处理大问题。 

  主持人(曾海波):我们现在谈到某一个具体的人去找工作,去适应岗位的时候,每个岗位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刚才苏尚华提到的,我们有一个不断适应的问题,也许现在你独特的能力对这个岗位是适应的,换一个岗位就需要你发展新的能力,现在有关于现在的研究我也看了,它提到,人有两种能力是最重要的,第一个就是自我觉察能力,有一些学生自我探索非常充分了,这是一种自我觉察能力,还有一种能力就是适应能力,所以一劳永逸是很不现实的观念了,面对未来的职场,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苏尚华:最佳的策略就是做加法,把自己各种各样的优势,能量加起来。这样子发展才会顺利一点。 

  陆学彬:而且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现在有一个倾向就是,一些大学生会考虑到,来找职业规划师,希望给他做决策,就指出来我应该怎么做,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提醒一下,自己去了解自己,我们刚才说了很多方法,自己看一些资料,做加法,看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规划,这个需要提醒一下。 

  主持人(曾海波):对,其实我们做职业规划当中,我们越来越多的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自我管理问题,其中最终是自己规划的,规划师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最终怎么样决策,从哪些方面探索自己,还是自己的事情。 

  陆学彬:像这个案例很好,不像其他一来就让我们给答案,这个案例先前做了自我探索,他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晰的,有这个基础,所以像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 

  主持人(曾海波):所以我们说有时候人的改变和动机是有关系的,动机越强改变起来就会快一些,对自我觉察得越多,改变起来方向更加清晰一些,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可能这两方面都要进一步提高和确认,就是你到底想做什么,想做到什么程度,要往哪个方向走,一方面要自我探索,如果自我探索不够就要求助。向规划师求助。还有一个案例比较短,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是这样的,他是大二的学生,他学的是经济学,他所在的院校是普通院校,他有一点自卑,同时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势,老师认为大家应该考研,他认为考研没有什么意思,他有很多想法,他想我是不是应该考一个资格证书,就是像报关员,还有物流的什么证书。他想周围的同学在考编程员,我要不要考也在困惑,他的四六级还没有过,他看到周围有很多人去学小语种,他想报小语种,那报什么呢,英语,英语已经学了,那么报日语,好像学日语的人越来越多,那报一个学的人少的,他报了法语,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的想法很多,他不知道该做什么选择,那么对这个案例,我不知道两位规划师怎么看?陆学彬:一般人说,拿不定方向的,职业困惑里面很多问题,在决策方面都有问题,有一类叫做犹豫特制,他在犹豫,我该怎么做,该怎么做,你即便告诉他他还在犹豫,将信将疑,选择性障碍,刚才认知里面,有一系列模糊的东西,追风,像考证书来说,我们一般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去考,而且这个证书你刚大学毕业,你考了也只是一张纸,没有经验的证书,你的技能还没有到那个层次,这是证书方面的选择。第二个英语四六级没过就学法语,你先把自己手上的东西没有吃好,你就想很多很多东西,但实际上能够自己较大实地的做,这样不好。 

  苏尚华:就像电影里面的购物狂,这个也想买,那个也想买,但是钱不够。这个就是时间不够,精力不够,能量不够,但是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这个也有普遍性,在这个年龄段大家都有经历,想法很多,都想去经历一下,积累一些经验,事实上我们兜里有多少钱,就是你的时间和精力,肯定是有限的。所以要有一个排序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且有一个特点,他做事情,他总是向外看,就是看别人在做什么,别人在学什么,别人在考什么,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真正想要去做的是什么,我为了做成这样的一件事情,我应该学什么,我应该怎么去学。 

  陆学彬:我想要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对这些都没有清楚。 

  苏尚华:对,目标没有搞清楚,比如第一个很本分的,我作为一个学生,我基本的任务要完成,我能完成,我的能力还有,那么我再搞一个小语种,或者做一些实践的活动,这个都可以,但是他就是想啊想,但是想到最后就是原地踏步,别人都做了一些事情,他还在那里呆着。 

  陆学彬:所以这里有一个东西可以提醒一下,有很多学生来讲习所的,说我是普通院校的,我是大专院校的,我学校一般,专业一般,我自己不该进这个学校,尤其这类学生比较多,那一百所学校之外的学生应该怎么做呢,这个案例给大家一些想法,他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学好自己的功课,第二利用大学四年,如果你高中同学有人考上了清华,人大的,如果考上这些学校,你自己考了一般学校,同样是四年,如果说你努力了,别人在想入非非,想的事情很多,浪费了时间和光阴,而你抓住了这四年,比如英语这是基本的,或者掌握一门语言,或者技能,然后积极的与人沟通,他是大二是吧,大二不妨去看看大四的学生,和这些师哥,师姐做一些交流,尽可能在这个学校的环境里面,尽可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丰富自己的能力,把外部资源变成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苏尚华:这类问题确实比较多,因为很多人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沦落到了自己不想去的学校,因为这个学校环境他不认可,所以对自我的认识能力就降低了,所以对自己的很多行为就不高标准,严要求了,所以会出现很多想法,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太多了,我在想,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毕业,就像工作一样,这跟比赛一样,我们要踢球也好,塞车也好,每个人都要投入到一个比赛当中去,现在我的行头不够专业,人家都是买的几千块钱或者几万块钱的服装、设备,我现在设备差一点,我就不去参加这个比赛了,因为我的衣服比较破,我的鞋不好,人家都穿耐克,我是一般的,因为这个放弃了比赛,由此否定自己的个人能力,我个人可能有比较好的球技,那很可惜,只要你投入到比赛当中去,靠的就是能力,一开始人家一看你行头不好,第一眼印象不好,但实际上人家都看的是最终结果,所以要积极行动起来,行头是别人开始看的,但最重要是内涵上面,能力的修炼上。先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发展一些,打造自己特色的事情上。 

  陆学彬:大学四年,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社会活动多,要么将来考研,要么在学校里面学生工作做得好,还有实在不济,发挥你的特长,我就喜欢写小说,这时候你没有考大学的压力了,你这门特长很突出,这样就好。大学四年,只要是四年,锁钉一个方向努力,把时间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一定会成功。 

  主持人(曾海波):我们来总结一下,很多人的困惑是能力不足,能量不足,其实问题可能是目标不清晰,目标不清晰是非常典型的问题,目标不清晰有可能会面对众多的选择,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一个人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目标的清晰程度,如果目标很清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可以发展相应的能力和兴趣,这样他就会有行动,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刚才这个案例当中他想的很多,但是做得很少,而他不做对自己的优势就没有认识,自我不是想出来的,而是通过行动认识自己的,可以看出来,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非常需要补的一点是实践,我也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其实有些学生是很优秀的,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具备什么能力,所以他面对职场是恐惧、困惑、迷茫,很不自信的,所以他们需要时间去发现。 

  苏尚华:这个我们在客户当中也发现了很多,他对自我的认识不清楚,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认同和对自己目标的认同,他连自己都不能认同,比如专家说了我要这么做,我这样做就放心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规划是什么呢,第一我们先找到目标,第二个找到从现在到目标可实现的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都知道,但首先要知道罗马在哪儿,第二知道有多少条路,我觉得方法是有,可能有很多人阻碍在那儿,就是自我认知和认同上,这是一个坷。 

  主持人(曾海波):所以我们说职业规划第一步就是探索自我。好的,我们来回答一下网友的提问吧,刚才好多人问职业讲习所是怎么汇市,我简单介绍一下。职业讲习所是由郭总裁发起的,由我们三个人做的一个公益的形式,我们在一起相互分享,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职业困惑的公益性的活动,很多人关心是不是收费的,是不收费的。 

  陆学彬:礼拜五下午都有,在因特尔网得有直播,有文字的直播。 

  主持人(曾海波):我们回答一下网友的提问,有这样一个案例,他是一个大四的学生,学的专业是园林专业,现在课也不多,想找实习单位,应该怎样找实习单位,找什么样的实习单位,在实习之前要做什么准备?园林专业,现在是大四了,想要找实习单位,找实习单位的时候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陆学彬:大四的,找实习单位,我觉得实习的时间可能最好是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的九月份去做,因为其他时间,现在就是招聘的旺季了,就不是实习了,是正儿八经找工作的时候,我建议这种实习,或者兼职也好,应该结合起来,用假期来实习,这是第一点。就刚才这个例子来说,他想到什么地方去实习,可能还要分析一下自己,将来的方向是园林专业还是说我通过我自己的可迁移的能力去找更多的机会呢,还是想说去企业,还是去事业机构呢?将来的这个方向,也或者是说他对什么不了解,他想去了解这样一个行业,或者说了解这样一个方向,我想接触一下这个公司,这是他的意愿层面,还有他能做的层面,五百强企业都能去,但是他能去吗?结合自己现有的资源再去,我能够从哪些地方实习,然后挑一个自己能去的单位实习。 

  苏尚华:这个和我说的学地理专业的有点类似,如果这个时段实习,他一定要选择好目标,就是跟他下一步就业的单位,或者就业的意愿联系起来,你进去一方面是学习,另外一方面就是更好的展示你,让这个企业认可你,在招聘的时候第一时间把你招聘了,觉得这个人不错,跟最后的就业最好能够连接起来。 

  陆学彬:而且大四实习的话,一定要找一个,不单位你找工作,有一个条件,比如说我的手机带在身上,我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接听手机,24小时开机,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面试的机会,你还不能开机,或者说接不了手机,就错过机会了。 

  苏尚华:还有一个就是,还是接着用那个加法,刚才那个逻辑思路,是因为学的专业,所以我找实习,要找跟专业相关的,这是一条方法或者途径。那么我建议还是用一个加法,再加上什么呢,加上你这个人,意思就是说你找工作还是专业找工作,你的优势、特长、兴趣,打造出来的你,再加上专业,这两个一结合,然后再做选择,所以你选择的空间会拓展一下,根据我的兴趣和偏好,然后再加上我的专业,兴趣加专业,能力加专业,价值观加专业,加在一块儿,我会有N多种选择。 

  主持人(曾海波):好,非常感谢两位嘉宾提供了这么多的建议,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提问可能只能到这个地方了,最后我想问一下,作为中华英才网的副总裁,作为国内先进的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为求职者做了哪些事情? 

  陆学彬:除了找工作之外,我们有一个主线就是求职者关怀,刚才提到我们的讲习所,职业讲习所来说也是其中一部分,有线上的,有线下的,有专家点评实录下来,我们今年网站做了一个职业指导站,职业指导站里面,把求职相关的,就是简历怎么写,面试的一些技巧,包括一些回答,一些要规避的东西告诉你,还有一块儿就是关于求职行骗,就是怎么样防骗,这样一些专题都有。其中还有很大一块儿东西,我们的职业讲坛,类似于直播间的东西,但是不是视频的,每周二,有一个专题,大家有一些问题,大家面对面在网上交流,来回答,现在已经有八九十期了,就是职场讲坛。还有我们通过年初一些产品的设计,伯乐谷,我们把职业指导师在上面,还有一些求职的人,我们有一个专区,很大的区域是让给了职业指导师,所以可以回答很多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变成文章,现在有很多人到伯乐谷里面寻找指导,这是我们做的工作。另外还有和求职者关怀相关的,我们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风云人物,就是有一个风云榜,让大学生自己去把自己的,在学校里边,同学旁边,发现自己的榜样人物,我们再一块儿来推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已经开展起来了,传媒大学发挥自己校方的优势,也加进来了。这是一块儿的活动,还有职业指导师,因特网办了一个职业规划师高峰论坛,然后在上海、广州,我们专门做了职业指导师的一个会议,因为现在国内的专家,都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我们尽量去开拓这个平台,也希望真正的社会力量,这些力量能够帮助求职者,把大学生就业,找工作这些事情做得更完美。 

  主持人(曾海波):人家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我们可以到伯乐谷求助。好,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访谈就到这儿了,很多网友还有问题,可以发到英才网,也可以在线下和我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参与我们的节目,也谢谢网友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