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HR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70后”员工遭遇“80后”上司

“70后”员工遭遇“80后”上司

发布时间:2008-08-27 09:58:56 点击数:32471次 来源:
     这些年轻人,也许有点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但是,无论被说有多少缺点,却不得不承认:在有些行业,“80后”悄然步入中层的年代已经到来。

    
职场不亚于残酷的战场,看着《变形金刚》、玩着游戏机的“80后”上司,与捧着琼瑶、读着三毛长大的“70年代”下属,将发起激烈碰撞还是暗战一场?

  
  80者说

    关键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小赵:武汉某游戏网站技术总监

    治理招数:耍太极

    小赵读大学时就考取了国家高级程序员,在单位获得较快晋升,目前带领一个约30人的团队。

    团队中虽然有“70后”的下属,但大家年龄相差不多,单位也有自己的标准——布置工作就必须完成,否则就会被批评,谁都不能例外。

    单位实行松散型的
管理,大家都按规章制度办事,能胜任就留下来,不能胜任就回家。在办公室关系上,大家都奉行技术崇拜,自身“硬件”够硬,大家自然拥戴你,反之就会不服气。

    身为“80后”,小赵坦白地说:“80年代生人是很现实的一代。对于70年代生人‘老江湖’的工作风格,我大可以放手。在年轻化的企业里,年轻取代年老的是必然趋势,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我们也有被“90后”管的那一天

    小蔡:曾任一私企人事经理

    治理招数:金刚指

    小蔡认为,自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但她又的确有管理70年代甚至60年代下属的经历。一年多以来,她改进了公司的很多制度。“也许是动作太大,很多老员工不能理解。”

    “对于非议、指责,我只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能力判断人。”小蔡的态度很明确。“我知道他们不满意我,70甚至60年代生人已习惯了原有的办公室制度,无非就是循规蹈矩、人情世故,但‘80后’并不懒散拖拉,相反我们更有原则、讲实用、重高效,更有气魄去实行新的管理制度。”

    “工作不能靠年龄说话,还要看工作能力。”小蔡表示,有能力的70年代员工早就成主管了,如果依然只是下属,可能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就更不应该总是抱怨,因为将来我们也会面对“90后”管我们的情况。

    
过来者说

    职场上要会求同存异

    朱雷 (70末生人 武大MBA好世纪大酒店人事经理)

    作为一直存有争议的“80后”,已经开始大举进入企业的中层。其实,“70后”与“80后”并没有太大的代沟,尤其从学历上看,不少“70后”以及“80后”都在本科以上,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差别不是很大。从意识形态上讲,70年代的人受60年代人的影响更严重,思想上论资排辈的思想会重些,他们追求稳定,思想相对保守,而“80后”的员工思维敏捷、有想法、有冲劲,不强调中规中矩,思维的跳跃性大。从这上面来说,“70后”适合于做内勤工作,而“80后”则适合做
销售等外勤工作。

    反过来讲,“80后”往往对困难认识不够,责任心差,如果他们成为
管理者,必须用最快的时间完成由下属到管理者的蜕变。

  
  一个好汉三个帮

    黄春燕 (70后生人 资深猎头)

    在管理上,上下级关系有3种:任务型、关系型、或者介于中间的形态——关系任务型。

    60年代生人习惯了关系型,就是上司对下属很多方面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甚至对生活嘘寒问暖。而70年代生人习惯了关系任务型,但“80后”的上司们,基本以适应任务型为主,他们不愿意涉及太多的的私人问题,往往更倾向于以工作为主,此外很难有其他更多交流。“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对下属的婚姻、育子能有什么高深的见解呢。”

    黄春燕认为,能当上管理者的“80后”,基本已是同龄人中相对出类拔萃的,但仍需要六七十年代人的指导。“他们的人生阅历与经验,正是‘80后’所缺少的。”